天天用耳机,但你了解多少呢?

繁忙的车龙,纷扰的城市,低头的人群,在这个城市森林里,深夜的时候,对于习惯孤独的人来说,下班后,除了会希望有一家深夜食堂来几个家常小菜填填肚子之外,还希望在回家的街头路上,能有那么几首好听的歌陪伴同行。

耳机分类

1、简单的分法,可以分为头戴式和入耳式 头戴式:一般比较大,有一定重量,所以携带不太方便,但其表现力十分强,能使与世隔绝享受音乐的美妙。

入耳式:主要易于外出旅游听音乐,因为它的体积很小。此类耳机主要用于手机、CD随声听、MP3播放机、MD上。

2 、按换能原理,可以分为动圈和静电两大类 动圈耳机(电动式):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此类,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动圈式耳机效率比较高,大多可为音响上的耳机输出驱动。

静电耳机(电容式):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静电耳机所能到达的声压级没有动圈式耳机大,但它的反应速度快,能够重放出各种微小的细节,失真极低。由于其结构精密,对材料要求很高,而且多为手工装配调试,故价格昂贵。

 3、除上述以外,还有活塞、动铁、圈铁、平板、降噪、双分频耳机等类型

塞耳机:造型取材于汽车气缸的活塞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金属腔,对于摇滚或者金属音的还原度更高。小米活塞耳机是动圈封闭入耳式耳机。可以在您在嘈杂的环境下,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强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增加对音乐细节的表现这些耳机的导管将会与耳套相连插入耳道的前半区,从而创造一种密封的听力环境。

一般说来,电动式的耳机具有结构简单、音质稳定、价格便宜等特点,适合于一般人士选用,它能满足一般的需求;电容式耳机,音质好且频带宽,但由于工艺复杂,价格就比较高,适合于发烧友们选用,它的听音品质相当好。当然除这二类之外尚有等磁式、驻极体式等数种,但或是已被淘汰或是用于专业用途市场占有量极少,在此不做讨论。

动铁耳机: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的耳机。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耳道的几何结构要比耳廓简单的多,属于类圆形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圈铁耳机:动圈和动铁混合驱动单元,动铁单元的优势在于中高频部分的演绎,解析、瞬态、精细度都要优于动圈;而动圈单元在低频的弹性方面更为宽松自然,可极大的提高音乐的感染力。将动铁与动圈两者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多个单元在经过合理分频后各司其职的负责相应的频段,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声音表现。 1圈1铁,1圈2铁更多的耳机厂商推出高性价比的圈铁混动耳机对听歌党来说是福利哦。

三/四/五单元耳机:“单元”代表的是动铁(圈铁)耳机中含有的动铁发声单元个数,一般来说单元数越多音质越好。

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双分频耳机:是在半开放式耳机的基础上,整合了电动式和电容式两者各自的优点的双段分频耳机。它把电动式、电容式、封闭式、开放式四种耳机的优点集于一身,此类耳机无论从动态范围、瞬态响应、放音质量、音色厚度等等方面都是十分出众,而且它的声音解析准确是音乐发烧友的最佳选择。 

4、按开放程度,主要分为封闭式、开放式和半开放式 封闭式(密闭式):是通过其自带的软音垫来包裹你的耳朵,使其被完全覆盖起来。此类耳机因为有大的音垫,所以个头也较大,但有了音垫就可以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使用而不受影响。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出入,声音正确定位清晰,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开放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耳机样式。此类机种的特点是通过采用海绵状的微孔发泡塑料制作透声耳垫。它体积小巧,佩带很舒适,不再使用厚重的染音垫,于是没有了与外界的隔绝感,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如果耳机开放的程度很高,可以听到另一边单元发出的声音,形成一定的互馈,使得听感自然。但它的低频损失较大,也有人说它的低频准确。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

半开放式:综合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耳机优点的新型耳机(它是一个混血儿,融合了前两种耳机的优点,改进了不足之处),此类耳机采用了多振膜结构,除了一个主动有源振膜之外,还有多个无源从动振膜。它具有低频描述丰满浑厚,高频描述明亮自然、层次清晰等很多特点,如今许多较高档次的耳机上广泛的应用的就是这种耳机。 

5、按连接方式,又可分为有线和无线耳机 

有线耳机:2.5mm、3.5mm(通用国标)、6.3mm和6.5mm(大型功放)、USB Type-C等

无线耳机:蓝牙,红外线,2.4G等

6、按实际用途,主要分为家用、运动、便携、监听、混音、人头唱片等

耳机参数和音质术语

1、耳机相关参数

阻抗: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灵敏度: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频率响应: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2、音质评价术语

语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肥与瘦:肥指过于丰满,指低频过多且水分不少,亦即有一定的频率失真(低频份量过多)并且混响偏重。瘦的概念与干瘪相当。

松与紧:一个声音如果比较散、比较圆润、有一定水分且不使人难受就叫松,而声音有力度、但比较干涩灰暗就是紧,使人不大愉快。

宽与窄:二者直接与重放节目的频率范围有关。如果重放节目高音乐器和低音乐器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给人以宽广的感觉,就叫做宽。反之,重放节目时基本听不见高音乐器和低音乐器,只有中频,就象在电话里听到的声音,令人难受,这就是窄。 

丰满与干瘪:丰满的声音饱满、宽广、融和、令人愉快且具有一定的响度,而干瘪的声音单薄、分割、干涩、令人难受且响度一般较小。 

冷与暖:二者都是愉快的,冷的音质清澈、有力度、甚至略有毛刺,暖的音质明亮、圆润、力度不是那么充沛。 

弹性:常用于对低频的评价,较抽象,具有力度、饱满和使人愉快感。 

松香味:一般用于对弦乐的评价,常见的说法有”松香味十足”、”松香味浓郁”等。实际上,这是一种音高较高(频率较高)、响度较低、有毛刺感但听上去使人愉快的音。 

整体平衡性:主要是讲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合理的高、中低量感就是整体平衡性,听音乐感觉到乐曲柔和但有力度,明亮,欢快而又有层次,明晰、融合而又立体感。临场感强,那么好的音响器材其整体便体现出来了。 

解析力:乐细微的变化都能表现得清楚,既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亦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综合低电平与高电平的解析力,就是我们所谓的解析力。

结像力与形体感:顾名思义,强像力就是将虚无漂渺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声的形体展现的能力。结像力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突,更具有立体感。

透明感:最好的透明感、声音是不会刺耳的是最耐听的,每对人耳对于耐听与不耐听的感受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因此对于透明感的好坏也就有不同的标准。 

定位感:简单讲就是人声或乐器声发生点清楚、确定位准确。通常说,声音发飘即是指定位感不好。在音场中,靠两侧的乐器定位感通常会比较好,而音场中央的乐器定位感会比较差。这也是环绕声音响效果中加中间声道的原因之一。加中间声道对定位感有所帮助。 

层次感:这是音场中由前往后一排排乐器的发声清晰程度,以及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间隔清楚程度。这程感觉有如一截园木横截面木头年轮一圈一圈的排列感。 

耳机煲机

每一款刚拿到的新耳机使用效果并不怎么样,甚至连自己之前用了很长时间的耳机都不如。这是因为新耳机振膜折环的机械刚性强(也即顺性差,二者成反比),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让活塞耳机刚性变差、顺性逐渐变好(意指振膜折环刚性变差,音膜变软),这样耳机所发出的低音效果逐渐达到极佳,整体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为了让新耳机使用的效果很好,我们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耳机煲机。

耳机保养

耳机作为手机配件的必需品之一,经常在公共场合出现。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人从包里掏出一把乱糟糟的耳机线,捋了半天线材后,才将耳机戴上。这不觉奇怪,这样的画面想必大家都见过,甚至自己就是主角。耳机虽小但作用很大,因此不能忽略对它的保养。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