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测体验 | 2017.12.27 | 数字尾巴
如果你的生活场景常常包括飞机场、地铁站、嘈杂的办公环境,那么一副降噪耳机绝对能称得上是提升生活体验的利器之一。而说起降噪耳机,一般都会想起 Bose、索尼等一些专业耳机品牌,但这些品牌的降噪耳机或者降噪耳塞的价格往往都不便宜,这也给普通的消费者设下了不小的体验门槛。
是不是所有降噪耳塞都这么贵呢?这就不一定了,前两天我就体验上了一款「平民」降噪耳塞 ——小米降噪耳机。
至少从配件上来说,这个价格就不算缩水。小米降噪耳机根据不同人群的耳腔大小附赠了三个不同规格的硅胶耳塞(不包括耳机自带耳塞),除此之外还附赠了一个收纳袋。
降噪耳塞挂颈式
▲ 降噪开关
很显然小米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小米降噪耳机的降噪模块行加了一个夹子(其实这让我第一时间想起了 iPod shuffle),这个夹子除了能缓解戴耳机时的「下垂感」,还能避免耳机线的摆动,从而降低耳机线和衣服摩擦所产生的听诊器效应。
细节方面,小米降噪耳机上端的线材选用 TPE 材质,触感柔软;下端则为编织线材,抗拉扯能力强且不易缠绕,方便日常收纳。而且降噪盒(降噪模块)、背夹与耳机均使用 6 系铝合金材料,质感更佳。
说了这么多,小米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到底如何?我们都知道声量的大小可以用声压级来表示,声压级的单位为分贝,下面是生活中常听到声音的分贝:
10~20 分贝,树叶掉落声音,几乎感觉不到。20~40 分贝,轻声说话。40~60 分贝,室内谈话。60~70 分贝,业务办公室,有损神经。70~90 分贝,繁忙大街声音,很吵。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使人的神经细胞逐渐受到破坏。90~100 分贝,气压钻机声音,会使听力受损。100~120 分贝,陶瓷切割机声音,使人难以忍受,几分钟就可暂时致聋。
室内谈话环境强档轻声说话的场景
同理在地铁站的场景下,小米降噪耳机能做得到的也十分有限。拥挤的车厢内,旁人玩手机外放的打斗声,旁边追剧女生的对白声和列车前进的行驶声,小米降噪耳机通过入耳式耳塞本身特殊的降噪优势和降噪盒的算法,将这些噪音进行了一定的隔绝,但稍微一留神耳边还是能够传来旁边的「penta kill」。
小米降噪耳机提供两档主动降噪强度,强度不同耗电量也不同,所以在一些降噪需求不那么大的场景下,记得适时切换弱档降噪或者关闭降噪来提高续航。根据测试,这个降噪盒子一次充满电大约需要两 2 小时,在开启强档降噪后,能提供大约 12 小时的续航。
如果你要问我小米降噪耳机开启和关闭降噪的具体区别的话,那就是在码字时,开启降噪后听不到敲打键盘的声音(我用的是一台笔电),而关闭降噪之后,虽然入耳式耳塞具有一定降噪效果,但还是稍微能听到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
音质部分,小米降噪耳机采用的是「双动圈+动铁」的声学架构,而且还通过了日本 Hi-Res Audio 音频产品标准认证。拿「Fix you(Live)— Coldplay,Live 2012」这首歌来说,男音一出声的瞬间,小米降噪耳机就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声音清亮而且也比较通透,解析力也不错。但是到了歌曲的鼓声部分,低音听起来就有些闷。总的来说,小米降噪耳机的音质就像一杯「白开水」,虽然不能像冰可乐那样「喝得痛快」,但用来「解解渴」还是绰绰有余的。
降噪效果有,但是一般;白开水的音质....如果这些特性搁到一条四五百的降噪耳塞身上,我可能会把它列入「不推荐购买」的清单中,但小米降噪耳机 299 的价格,确实是一个很具有诱惑力因素。